返回
行业

向日葵几天浇一次水?

2025-05-21 18:5115

向日葵几天浇一次水?

向日葵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水分仍是其生长发育和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不过,向日葵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存在差异。在苗期,由于生长量较小,向日葵的需水量相对较少。若非特别干旱,可适当减少浇水,这有助于促使植株蹲苗壮杆、根系下扎,同时防止植株旺长。

当向日葵进入现蕾至开花阶段时,其需水量显著增加,约占总需水量的60%。这一时期若供水不足,可能导致花盘变小、结籽数量减少、籽粒变轻;然而,供水过量同样不利,容易造成花粉黏连,影响授粉效果,还会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因此,在现蕾至开花期,应根据土壤的实际墒情和向日葵的长势,适度补充水分一次。

进入灌浆期后,向日葵的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20%左右。此时,水分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产量,因此需要根据土壤墒情浇足一次灌浆水。不过,在向日葵开花后,浇水时需注意防风,避免因浇水后植株倒伏。

向日葵种植要点

一、播期选择

向日葵的发芽和生长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只要自然温度连续五天达到10℃以上,且处于无霜期,即可考虑播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各异,向日葵的播种时间并无统一标准。

温暖无霜地区:在惊蛰期间(3月),即可露地种植向日葵。部分地区流传着“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的农谚。

长江、淮河、黄河流域:4月是适宜的播种期,当地民间有“冻土化,快种葵花和蓖麻”的说法。

北方主产区:一般在谷雨前后播种,依据“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民谚来确定播种时间。

二、播前准备

根据种植目的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高产、抗性强的品种。挑选年代近、纯度高、籽粒饱满、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无霉变的优质种子。

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利用光照和温度变化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同时紫外线可消灭部分菌卵。将晒好的种子放入25℃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后,放入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60分钟,清洗后用湿纱布包裹,在25℃恒温下避光催芽24小时,待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三、选地整地

建议与禾谷类作物轮作,轮作周期4年以上为宜。选定田块后,深翻土地20厘米以上,结合翻地施入基肥,如亩施3000公斤腐熟农家肥、40公斤三元复肥,条件允许时可增施150公斤草木灰。耕作后,耧耙细作,碾碎土块,整平土地,适度镇压后播种。

四、播种

向日葵播种方式主要有穴播和条播两种。

穴播:人工操作,每穴播2-4粒种子,出苗后每穴留1棵壮苗。播种深度5厘米为宜,株距一尺以上,行距视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播后可覆膜,提高产量。

条播:多用机械操作,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五、间苗定苗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田间苗情整齐,避免缺苗断垄。若出苗不齐,可补种或移苗。补种需催芽处理,移苗应在两叶一心时进行,多带原土,避开高温时段。出苗整齐时,要及时间苗定苗,遵循“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原则,在幼苗两叶期进行。

六、中耕除草

中耕是向日葵生育期内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可改善墒情,促进生长,消除杂草,预防倒伏。一般需结合间苗、定苗、施肥、培土等作业,进行2-3次中耕除草。

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定苗,浅耕不超过3厘米,划破地皮即可。

第二次中耕:定苗后10天,深锄5厘米左右,侧重避旱、改墒、促苗转壮。

第三次中耕:封垄前,深锄结合施肥和培土,预防倒伏。

七、施肥管理

施肥方面,施足底肥的苗期一般不追肥。现蕾至开花期是生长关键期,需补充营养。可结合中耕、培土、浇水,亩追施尿素25公斤,或碳铵40公斤,硫酸钾20公斤。追肥时距离根系15厘米刨小坑深施,避免灼烧根系。

八、打杈管理

孕蕾至开花阶段,部分品种叶腋会长出分枝(分杈)。这些分杈会无序消耗营养,影响花盘孕育和籽粒灌浆。因此,需及时抹除分杈,减少养分消耗,提升籽粒质量和产量。遵循“打早打小”原则,当腋芽处有分枝逸出时,每隔3天疏除一次,连续打杈3-4次。嫩小杈枝可轻松抹除,既不伤茎叶又省力。

九、辅助授粉

向日葵是异花授粉植物,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主要靠虫媒传播花粉。花期投放蜂源可提升产量约20%。若无蜂源,需人工辅助授粉。

全田开花70%后的2-3天,上午9-11点进行第一次授粉,此后每隔3天一次,连续2-3次。

花盘接触授粉法:相邻两行开花的向日葵花盘轻轻靠在一起或摩擦,注意力度,避免扭断花盘。

粉扑授粉法:用干净纱布包裹棉絮制成粉扑子,先在花盘上摩擦让花粉黏附,再依次在其他花盘上摩擦授粉。

综上,向日葵生命力强,适应性广,但要实现优质高产,还需科学管理,掌握并落实好这些关键种管要点,就能收获优质高产的向日葵。

关于向日葵几天浇一次水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