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三线城市,怎么成了韩国人的快乐老家?

内容摘要来源:36氪很长一段时间里,盐城和不少苏北其他城市一样,在江苏省外的存在感并不强。但随着韩国人涌来打高尔夫,以及最近“苏超”的爆火,盐城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追寻野生麋鹿的诱惑,吸引着向往自然的都市人来到这个苏北三线城市。感受非洲的野性动辄

来源:36氪

很长一段时间里,盐城和不少苏北其他城市一样,在江苏省外的存在感并不强。但随着韩国人涌来打高尔夫,以及最近“苏超”的爆火,盐城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

追寻野生麋鹿的诱惑,吸引着向往自然的都市人来到这个苏北三线城市。感受非洲的野性动辄花费几万元,而去一趟盐城,对于把韩国、日本当作后花园的江浙沪游客来说,没有任何负担。不少人甚至喊出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苏北。”

文|郑思芳

编辑|西打

来源|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封面来源|盐城宣传公众号

韩国人去苏北,打高尔夫

韩国人裴妮从首尔仁川机场坐上韩亚航空的飞机,到盐城南洋机场落地,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她来盐城只有一个目的——到射阳县打高尔夫。

第一天的行程可以用紧凑来形容。韩国时间早上9点多起飞,北京时间10点到盐城,一下飞机,拿着韩文接机牌的中国工作人员就站在出口,之后坐上40分钟的班车到达目的地,12点多吃完第一顿午饭,下午一两点开始打高尔夫。打到后半场,可以欣赏被夕阳染红的天空,打完球,再花10多分钟左右抵达下榻的希尔顿欢朋酒店,除了喝咖啡,晚上还能在附近购物。

对裴妮这种跨国想花最少时间、打最多洞的球友来说,来盐城打高尔夫性价比。虽然只是4天3夜的行程,第一天下午就能打满18洞,后两天各打36洞,到了第四天晚上回韩国之前,她这一趟至少能打满90洞。

盐城的高尔夫球场。图 /访谈者提供

韩国人对高尔夫的痴迷程度,不亚于中国人迷恋乒乓球,以至于坊间一度传言“不会打高尔夫球,很难挤进议员社交圈”。在中国,高尔夫还是一项“有钱人的运动”,但在韩国,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打或曾经打过高尔夫球。大韩高尔夫协会(KGA)2024年9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韩国体验过高尔夫的人数达624.7万,占韩国成年人的16.9%。

但在韩国国内,想要体验挥出漂亮一杆的快感,往往意味着高昂的打球费用。在首尔,户外打一次球的人均花费可能需要上千元人民币,去自然风光更好的济州岛打一次球,花费甚至高达1500元人民币。

于是,一些韩国高尔夫球爱好者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裴妮就是“亚洲巡打”的一员。之前,她为了打高尔夫,飞过日本、泰国、菲律宾、越南,也去过中国海南,彼时海南还是中国大陆唯一可以免签入境的旅游地。裴妮的打球旅行追求高效便捷,免签可以免去不少繁琐的手续。

202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15天免签政策(后于11月30日延长至30天),覆盖旅游、商务、探亲等事由。在那之后,除了上海、张家界,韩国人又发现了新的旅行目的地——位于江苏北部的三线城市盐城。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盐城空港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韩国籍人员6500余人次,同比增长61.9%,入境韩国人占全部入境人员的将近8成。

与张家界的雄奇山岳、上海的国际都市感不同,盐城凭借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区位,成为北京、上海之外少数开通韩国直航的三线城市。每周二、周六,仅2小时的航程,让盐城化身“首尔中产的高尔夫后花园”。这种“早出晚归”的便捷性,是无直航需中转的张家界、航程需要4小时的海南都难以比拟的。

韩国游客也在出游中国时找到了精准的需求代偿:张家界满足中老年人的山岳“朝圣”;上海能够让年轻人满足购物、品尝各种美食,以及与国际都市接轨的体验;盐城则填补了“高性价比专业运动”的空白。在盐城打高尔夫,便宜、便捷,甚至当韩国户外球场在冬季因降雪和低温关闭时,盐城稍显暖和的气候仍然可以让韩国球友在球场上自由挥杆。

种种因素影响下,像裴妮一样打飞的来盐城打高尔夫的韩国人,多了不少。在韩国社交网站上,盐城的高尔夫球场排到了推荐榜第一名,盐城机场的行李提取处,也清一色地放上了韩国游客的高尔夫球杆托运包。光是今年一季度,射阳岛高尔夫球会就接待了韩国游客3700人次。

对此,盐城本地球友李峰也早已习惯了。每周五晚上,韩国球友团到球场附近的酒店入住,第二天,他们陆续从两辆大巴车上下来,大概六七十人,一下子涌入球场。

高尔夫是一项需要足够多开阔空间的运动,一般来说,挥杆之后,移动到球边就能打下一球,如果前面恰巧还有人在打,只能等对方打完球移动到别处才能继续。韩国人来了之后,原本空旷的球场拥挤了不少,最夸张的时候,因为路线拥堵,李峰光是等一次挥杆的机会就等了10分钟。所以每周日下午,当韩国球友团尽兴而归后,才是他踏上球场挥杆的黄金时间。

李峰在高尔夫球场上。图 /访谈者提供

韩国人多了,球场的配套的服务也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李峰观察到,送客人前往球场的旧球车都换了新,以前坐起来慢悠悠的,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跑不动,坐着也不舒服,如今新球车开着更快、坐着也更舒服。球场还多了不少为韩国球友定制的服务,餐食多了韩餐和水果,连球场上的球童,也几乎都会韩语了,不仅会讲一些高尔夫球的相关用语,还有的球童可以用韩语和韩国球友正常交流。

更微妙的是打高尔夫球的花费,韩国人来盐城打球确实更划算。据李峰估算,连给球童的小费算上,他打一次球需要花费600元,而韩国球友只需要400至500元左右。在李峰看来,这是球会给韩国人特有的优惠,因为韩国球友除了打球的固定开销,相比当地球友,还多了往返航班、住宿的费用。

吸引韩国球友来到盐城的,还有球场的难度。射阳岛原本是射阳河中的一座半岛,1956年,射阳河闸建成,河水改道,射阳岛也就变成了如今四面环水的小岛。这里水网密布,水也成了打球时天然的“障碍”。因此,射阳岛上的高尔夫球场即使对于专业球手来说,也具有不小的挑战性。

射阳岛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图 /视觉中国

李峰对此就深有体会,在射阳打球,丢球是必修课。有时一场下来,丢十来个球是常事。一个新球就要几十元,为了减少损失,他都是带足够多的二手球来打。而对球场经验不足的韩国球友,如果球不够打了,也能在前台买到那些被球会打捞上来的旧球。

中韩球友虽然共享一套国际规则,却也打出了不一样的风格和节奏。如果在球场上慢节奏地打,打完一球之后站在原地复盘上一球,又是示挥又是加练一杆的,一定是韩国球友,而李峰和其他本地球友一样,打完了直接走,接着打下一杆。

同样站在绿茵茵的球场上挥杆,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从穿着上也很容易辨认出来。盐城姑娘陈娴去球场,主打一个防晒,裹得严严实实,谁也认不出来,早上8点去,中午12点结束18洞,她老公就更随意一点,穿上短袖短裤,戴个帽子就去球场了。

而韩国人不同,上午打两个小时,中间休息,下午再接着打两个小时,无论男性女性,都涂一层厚厚的防晒霜,而且十分讲究穿搭,女性穿着高尔夫球套装的短袖短裙,男性穿着Polo上衣搭配高尔夫长裤,并且隔着一段距离就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香水味。远远地看过去,他们挥动球杆的身影,在球场上也是分分钟“出片”。

盐城,早就长满了韩国人

每一个第一次到访盐城的韩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从路牌标注到公交到站播报,盐城的不少地方除了中英文,都特别标注出韩文。如今居住在盐城的韩国博主飘飘,当初一下飞机就觉得这地方非常亲切,满街的韩文让他一度有种回到老家的错觉。

事实上,在此次高尔夫热潮之前,韩国人和盐城的渊源就不浅。自从1993年,首家韩资企业入驻这个苏北城市以来,盐城一度吸纳了近千家韩企,形成以汽车(起亚工厂)、动力电池(SK项目)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有1万多名韩国人常年在盐城工作、生活。

除了韩文标识,盐城还有一条KK-PARK中韩文化国际街区,韩国首尔的服装市场“东大门”,在盐城也有一个分市场,再加上地道的韩国美食店、汗蒸店,韩味儿无处不在。盐城本地网友评判一家韩料是否正宗,往往看老板是不是韩国人,以及店里邻桌会不会传来一阵阵“哎一古”“亲加”(韩语口语哎呀、真的吗)的高呼。

盐城KK-PARK中韩文化国际街区。图 /盐城宣传公众号

为了方便韩国人在盐城工作、生活,盐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设有韩语专属窗口,不是简单地提供翻译服务,而是整合了市场监督、税务等多部门职能,尽可能压缩了窗口办事时间。不少在盐城工作的韩国人,还会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在盐城上学。为了让这部分韩国小朋友学习母语,三年前,盐城韩国商会创办了周末韩语学校,6到12岁的韩国儿童,每周六上午9点到11点可以到学校进行韩语教育。

韩国人在盐城打工,也不会无聊。李峰提到,除了射阳的高尔夫球场,盐城市区韩资产业园附近的高尔夫练习场里,三分之二的击球位,常年被韩国上班族承包。他经常看到一群韩国球友,趁着午休短短两个小时,也要挥一杆子过过瘾,一碗热腾腾的韩国泡面下肚,就能打上一个半小时,然后再赶回去上班。有几次他晚上过去,看到练习场还亮着灯的位置,也基本上是韩国人在挥洒汗水。

在盐城本地人看来,韩国人的存在见怪不怪。李峰记得十几年前上学时,似乎是在盐城的韩国人最多的时候,学校里有不少韩国同学,逛街时,身边也经常出现韩国人。从相貌上看过去,他们和中国人基本上没什么不同,中文也和当地人一样流利,只是偶尔能从他们的韩语对话中,辨认出他们韩国人的身份。

然而,韩国企业在盐城也经历了一轮结构性的调整。从事园区招商工作的李峰敏锐察觉到,这几年,他接触的有投资意向的韩国客商明显减少。随着全球产业链重塑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部分早期落户的劳动密集型韩企,业务大多处于收缩状态,或者直接选择了战略转移,包括起亚等韩国汽车巨头也面临着新能源转型的挑战。这股产业变迁的暗流,也影响到了常住盐城的韩国人。

但盐城本地的特色,仍然吸引着新一批韩国人在这里定居、生活。在北京留学时,飘飘和朋友尝试拍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受到不少中国网友的关注。毕业后,他们决定留在中国当博主,如今,他和朋友一起在盐城生活,分享盐城本地及周边江浙沪的美食,成了他们视频最主要的内容。

分享美食之前,飘飘会提前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一番,刷到让他口水直流的,就会专门去实地拍视频尝一尝。

有一次,为了去鱼汤面的发源地,他们凌晨两点开车前往距离盐城市区100公里的东台市富安镇。飘飘自认是典型的不吃早饭的韩国人,那天到的时候天还没亮,他吃下一口传说中鲜美异常、爽滑劲道的鱼汤面,直到现在都能记得汤头浓郁的口感。后来,这期探访美食的视频在中文互联网上吸引了快1万点赞。

飘飘所在的@白光组合 去盐城东台吃鱼汤面,图为飘飘搭档元元。

图/抖音博主@白光组合

对于不少韩国人来说,盐城就像他们在中国的第二故乡。飘飘在韩国的朋友,也因为他来到盐城旅游,不止一个朋友对他说玩得很开心,下次还想再来,“中国在很多韩国人心中是一个神秘又充满美食的国家”。

在中国,人情味儿也是吸引韩国人留下的原因之一。“中国人对陌生人像兄弟姐妹般热情,”飘飘感慨道,“这在偏向个人主义的韩国很少见。”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苏北”

很长一段时间里,盐城和不少苏北其他城市一样,在江苏省外的存在感并不强。但随着韩国人涌来这片黄海湿地,以及最近“苏超”的爆火,盐城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

翻开地图,盐城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和首尔、光州、济州等韩国城市隔黄海相望。如今走红后,有网友甚至调侃说:南京、上海划分都市圈的时候,经常把盐城漏掉,这下好了,盐城都市圈可以直接带上首尔了。

刚刚过去这个周末,盐城在“苏超”第五轮比赛中主场2:0战胜镇江,再度登顶积分榜榜首,不少人开始关注到这个把麋鹿画进队徽的城市。

最近的社交平台上,一组画面成了流量密码:成群的野生麋鹿在广袤的滩涂上驰骋,金色夕阳下,鹿群剪影跃过连绵的水泊、树林,充满生命力的松弛和自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遥远的非洲大地。不过仔细一看,这画面并不是来自之前网红和中产带火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而是盐城。

感受这份野性最佳的方式是自驾。虽然盐城有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在那里,可以保证能看到圈养的麋鹿,但真正令人向往的,永远是野生的。原本无人问津的202县道,成了每个追寻麋鹿的人必走的“麋鹿公路”。不少游客怀揣着在小红书刷到的“偶遇攻略”前来碰运气,希望能在滩涂湿地上,抓拍到麋鹿的野生剪影。

这需要很多耐心,以及一点“被麋鹿选中”的运气。江苏人何许铭从南京自驾来盐城,在县道上徘徊了近两天,无果。等到准备放弃返程时,一群麋鹿才沉稳从容地从左侧的树林中踱步而出。

没有任何预兆,麋鹿群就这样突然地出现在眼前,何许铭从未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多野生动物。震惊之余,他立马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那一刻,他的车前还有一个踩着自行车的当地人,和他一样,停在路上,等待鹿群踏入另一片树林。他后来回忆说,那个当下的冲击超越了“拍到好照片”的喜悦,是一种生命与自然共振的感觉。

何许铭拍到的“苏北坦桑尼亚”。图 /访谈者提供

同样是麋鹿探访者,田甜一家的目的地,本来是据说能看到野生麋鹿的收费保护区黄海野鹿荡。4月的滩涂,草木还没有返青,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灰蒙蒙的寂寥。想象中能近距离接触的麋鹿,也只是远远望去的几个模糊的小点,期待中的野性邂逅让一家人被吊起的心思都落了空。

转折发生在归途的县道上。几辆停在路边的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好奇心驱使下,田甜一家也下了车,轻手轻脚地钻进路旁的树林。看到麋鹿群时,田甜有预感它们会渡河到对岸,追着鹿群沿河走了近一公里,她才捕捉到麋鹿集体涉水渡河的画面。麋鹿群中,一只断角的雄鹿奋力前行,一只落单的幼鹿因为体型过小,无法跟着麋鹿群涉河,而发出焦急的尖鸣。

田甜在盐城看到的麋鹿。图 /访谈者提供

不同于非洲动物迁徙的史诗感与遥不可及,在盐城追寻麋鹿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这份“野性的轻盈”。它并非百万角马撼动大地的壮阔叙事,而是散落在滩涂、县道与树林间的、充满偶然性的生命切片。它可能是一次归途中的意外停驻,或濒临放弃时的命运馈赠,更重要的是,这份野性,没有地理的隔阂与高昂的门槛,它近在咫尺,带着滩涂的呼吸与生命的温度,触手可及。

在盐城追寻麋鹿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这份“野性的轻盈”。图 /访谈者提供

何许铭是95后,在南京从事技术研发岗,一忙起来,平时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以前,他旅游时喜欢去人文景点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现在,他开始更多地把自己丢进自然,和野生动物碰碰面。仅仅是看到那些生命在自己眼前低头吃草或是躺下休息,他都会感觉自己瞬间从繁忙的工作状态里抽离出来了。以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语多少有些冷冰冰,但踏进社会越久,何许铭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难得和可贵。

盐城的旅游热度,也吸引了一批敏锐捕捉商机的年轻人。

90后盐城人林敢,本职从事建筑行业,因为盐城各区的旅游景点分散,相隔都是几十公里,他从去年年底开始利用闲暇在当地兼职包车,专门带游客跑遍盐城的各个景点。

作为土生土长的盐城人,他以前也只是听说过盐城有麋鹿、丹顶鹤,虽然抱着“想看总能看到”的心态,却从未真正动身去看看。第一次见到它们,还是因为最初有几单外地游客指定的行程。对方提前在小红书上做了攻略,一路安排路线和观景点,林敢才第一次真正深入湿地,看到了野生麋鹿群在滩涂奔跑的场景。

接单多了以后,他也逐渐掌握了寻找鹿群的技巧,从“被游客带着走”的新手,蜕变成熟练的向导。去看野生麋鹿,几乎是每个游客都会提到的行程。最忙的时候,他在今年五一假期短短四天内接到了几十单预约,因为一天只能亲自跑一单,大部分订单都被他分配到了自发组建的盐城包车群里其他二三十位兼职伙伴手中。

“苏超”的流量,让不少玩“散装江苏”梗的人记住了盐城是有麋鹿的,而当全省球迷因“一城一队”的荣誉感涌入盐城时,盐城又迅速推出“观鸟+观赛”套餐,丹顶鹤湿地、荷兰花海等景区开出“球迷专属通道”,订单累计已经超过2万单。

感受非洲的野性动辄花费几万元,而去一趟盐城,对于把韩国、日本当作后花园的江浙沪游客来说,没有任何负担,不少人甚至喊出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苏北。”

这片滩涂湿地赋予盐城的,远不止成群的野生麋鹿和丹顶鹤。

何许铭来盐城,另一个目的是观星。少有人知道的是,盐城有着中国东部沿海数一数二的观星条件,大丰黄海野鹿荡区域也被国际暗夜协会(IDA)认证为“暗夜公园”,成了整个长三角地区唯一、中国首批的国际暗夜保护地。

遗憾的是,何许铭到野鹿荡的那个晚上,天气条件不是很好,和他一起观星的几个专业摄影师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何许铭也没能留下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也有人在长时间的等待和尝试后,得偿所愿。

林敢对一位特地从北京来的航拍爱好者印象深刻。对方从春节开始联系他设计路线,在社交平台上问了一圈,都没人知道什么是“大地之树”,恰好知道的林敢接下了这一单,几个月后,他载着这个北京游客到了野鹿荡附近的滩涂上跑了好几圈,终于捕捉到了由水道在地面上形成的天然景色“大地之树”。

那位游客激动得把带来的几块无人机电池一次性都拍没电了,回去以后还特地给林敢发来了渲染过后的成片。

画面里是他从未见到过的盐城,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地方是他生活了20多年的家乡。如果不是这次兼职当包车向导的经历,他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深入了解盐城的这一面。

由水道在地面上形成的天然景色“大地之树”图 /视觉中国

(文中李峰、林敢、何许铭、陈娴、田甜为化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