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琠简介介绍资料(海南清代历史人物——吴 琠)

内容摘要吴琠,原名吴典,字国猷,号学斋,清琼州府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区府城草芽巷)人。15岁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连任国史馆、三通馆、四库馆编修官和武英殿分校官等。为人谦虚,治学严谨
吴琠简介介绍资料(海南清代历史人物——吴 琠) 吴琠简介介绍资料(海南清代历史人物——吴 琠)

吴琠,原名吴典,字国猷,号学斋,清琼州府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区府城草芽巷)人。15岁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连任国史馆、三通馆、四库馆编修官和武英殿分校官等。为人谦虚,治学严谨,参与《国史》、《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永乐大典》的补佚。完书后,乾隆皇帝赐“龙尾砚”、“白玉如意”和“文绮”等贵重御品,并下旨在琼山县府城建“孝行坊”表彰其父,赐金手杖予其母,对其塾师亦有奖赏。相传乾隆皇帝还亲为其改名为“吴琠”,并赠诗曰:“玉以金为友,祥开善作基;家庭承祖泽,忠孝永长持。”曾两度出任顺天(今北京)乡试总考官。在京时与琼籍进士王斗文等募款营建琼州会馆,作为琼州士子进京应试的落脚点,是继许子伟之后海南人在京建造的第二个会馆。

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回家,出任海南最高学府琼台书院掌教。终生不忘师恩,每逢省亲,都到朱良村登门拜谢老师周继才。致力于公益事业,在府城万寿亭街创办“珠崖义学”;用吴氏宗祠一部分公祭费,在府城北官村外修建“大慈寺”,除设诵经堂外,增设养病室和停柩室。为方便百姓往返,还出资在海口建造白沙东西桥;带头集资修复府城文明楼(今鼓楼)等。因积劳成疾,卒于琼台掌教任上,葬嘉积(今属海南省琼海县)灯笼坡之右。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