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兼爱

内容摘要兼爱,即治国者应“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提倡无差别之爱。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法家的管子是为齐桓公谋利,孔子是为当时的鲁定公谋利,道家的老子比较高深,为天下谋利。墨子提倡的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做让万民都有利的事,除掉对万民有

兼爱,即治国者应“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提倡无差别之爱。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法家的管子是为齐桓公谋利,孔子是为当时的鲁定公谋利,道家的老子比较高深,为天下谋利。

墨子提倡的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做让万民都有利的事,除掉对万民有害的事,对所有人给予无差别的爱。

墨家提倡的是治国者应该代表万民。“万民”指的是天下所有人。

这一提倡应该是很难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单位或国家,要想做到无差别的爱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有这样一句话“长幼有序,亲疏有别”,意思是长和幼是有顺序的,亲和疏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我们先来看“长幼有序”。

一个有两个以上小孩的家庭,家里长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会更多一些,获得父母的关爱会少一些。再比如,有的父母会问自己的小孩一个送命题“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这个问题里面出现了一个“更”字,这时差别就出现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展现出来的爱常常是有差异的。

再来看“亲疏有别”。

最能体现亲疏有别的是现今结了婚的小两口,在春节时回谁家过年一事。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平时回女方家多一点,春节时就回男方家。再有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独子,他们在与唐兄妹和表兄妹的关系上也是有亲疏的。

亲人彼此之间虽然都有爱,可是要做到“无差别”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对于治国者而言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墨子的“无差别的爱”,给人的感觉有点太理想化了,但是从墨家学说是建立在“为社会中下层人服务的”基础上创立的这点上看,也就能理解了。

兼爱涉及到的是墨家学说里的政治思想。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