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下帝王之路的辉煌与争议

内容摘要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赵光义的早年生涯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

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

赵光义的早年生涯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后来为了避讳皇帝赵匡胤的名字而改的。其与赵匡胤是在后周时期投入军营,也是在这期间积累大量的军事经验。

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根据赵光义后来自己叙述说在陈桥兵变出过大力,所以自己当时被封为晋王,自此一飞冲天。

“烛影斧声”登记称帝

公元976年,一场“烛影斧声”的历史谜团下,赵光义登上皇位,年号“太平兴国”开始自己的统治,也是因为登记的合法性,赵光义的统治总是充满着争议。

赵光义统治时期的北宋王朝

统治初期由于朝野上下对其继位合法性的暗流涌动,赵光义选择对外战争转移焦点,也为了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自己的地位,平定北汉是他的第一场大胜完成中原统一,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

不过在后续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对辽的两次大战都以失败告终,其中高梁河大败与岐沟关大败彻底湮灭了北宋收复河山的希望,自此转向守势。

军事上的失败促使其转向政治与文化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宋朝影响深远,文化上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开启北宋文化盛世。

赵光义的晚年生活与逝世

赵光义上位的传承争议性,由于赵普给的“金匮之盟”还可以糊弄,但是赵光义以后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按“金匮之盟”下一个应该是赵廷美,然而赵廷美被贬房州最后死了。

后来登基的也不是赵匡胤的后代,反而是他的三子赵恒,又一次违背誓约。

不过他本人于997年去世,庙号“太宗”,在位期间虽然军事失利,但在政治文化上为北宋奠定稳定的基础,之后的“咸平之治”也是在这基础上。

争议的一生,有趣的一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