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是让百姓骨肉相残的把戏

内容摘要成语大义灭亲源于《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期,州吁杀哥哥卫桓公自立为王。大夫石碏痛恨州吁杀国王并篡权的行径,被州吁劝退告老回乡。同时,为告慰石碏,封石碏儿子石厚接替父亲石碏之职。石厚上任后,成为州吁亲信。为此,石碏认为儿子是在助纣为虐,设计

成语大义灭亲源于《左传·隐公四年》。

春秋时期,州吁杀哥哥卫桓公自立为王。大夫石碏痛恨州吁杀国王并篡权的行径,被州吁劝退告老回乡。同时,为告慰石碏,封石碏儿子石厚接替父亲石碏之职。石厚上任后,成为州吁亲信。

为此,石碏认为儿子是在助纣为虐,设计将州吁与儿子石厚抓捕并一同处死。

后来,人们就把石碏杀儿子石厚的事迹称之为大义灭亲。

分析本案,石碏其实是为前国王报仇。他的报仇是不是为了国家?是不是大义?值得拷问。儿子石厚为另一个国王服务,是不是该杀也值得拷问。

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即便石碏杀儿子是对的,在宣传方面也只能宣传受到了国家或法律的制裁等等。宣传父亲杀儿子,是对道德底线的严重冲击和挑战,为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诸如此类严重败坏道德的行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革期间,四人帮大力宣传鼓励年轻人与地富反坏右的父母划清界线,其实是大义灭亲的翻版,只是更具欺骗性而已,将大义灭亲伪装成讲政治、讲立场的样子。

毫无疑问,不认父母,杀害父母,是最不讲道德的行为。

还是一句话,父母有罪,子女有罪,法律的制裁可以宣传。父母杀儿子是不能宣传的,更何况任何个人都是无权杀人的。退一万步来讲,百姓犯法挽救为主,何至灭杀。

为了政治,宣传大义灭亲,致道德底线崩盘,严重危害社会,危害国家。

说一句最傻的傻话:父母永远是最亲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要上当和受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