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牛人你知道几个?

内容摘要大家都知道,谚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一个典故有关,出自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则故事。可历史惊人地相似,齐威王也说过同样的话,恐怕大家就不一定知晓了吧。司马迁《史记》中《楚世家》记载,楚庄王继位三年,每天只顾寻欢作乐,从未发布过任何注册法令,

大家都知道,谚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一个典故有关,出自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则故事。可历史惊人地相似,齐威王也说过同样的话,恐怕大家就不一定知晓了吧。

司马迁《史记》中《楚世家》记载,楚庄王继位三年,每天只顾寻欢作乐,从未发布过任何注册法令,楚国的大臣三番五次的觐见劝导楚庄王,最后终于把楚庄王惹怒了,就颁布了一道命令威胁大家:“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就这样一晃三年过去了。

在国家危难之际,大臣们都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如果楚国败了,最终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但是如果直言进谏,不仅楚庄王听不进去,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毕竟国君都是要面子的,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个叫伍举的大臣入宫去找楚庄王,楚庄王左手搂着郑姬,右手搂着越女,坐在乐人中间。听侍从上报说,伍举要见他,楚庄王心里说,来个不怕死的。

伍举来到楚庄王面前行了一个礼说:“前两天有人给我出了一个隐语,说在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样子很神气。可是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知道伍举话里有话,就答到:“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大家都是明白人,伍举一听楚庄王的回答,心中一阵欢喜,松了一口气,心想楚国有希望了。

从此楚庄王不再淫逸作乐,开始处理政务,任用伍举、苏从管理政务,举国上下非常拥护。楚国逐渐发展成一个强国。

同样是在司马迁《史记》之《滑稽列传》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个故事。说齐威王在位时喜好隐语,平时彻夜饮宴席,淫乐无度却不管正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淳于髠是齐国的入赘女婿,他能言善辩,为人十分滑稽,屡次到诸侯各国出使都不辱使命。他巧用隐语规劝齐威王说:“都城中优质大鸟,落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就使人惊异。”

于是诏令全国县令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很害怕,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声威维持达三十六年。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赞叹那些平时看上去默默无闻,一旦时机到了,就能做出惊天业绩的牛人。其实在自己能力还不够强大,出于劣势的时候,装装糊涂,表面上吃喝玩乐,蒙骗对方,实则韬光养晦,暗地里养精蓄锐,待到时机成熟,抓住机会,一举成功。这样的人才是大智大慧的高人呐!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