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共享已有网络

内容摘要当移动智能终端成为许多人时常把玩的设备时,它们如何接入互联网就成为优先考虑的事情。不方便直接架设无线路由器时,该如何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共享已有网络呢?其实在Windows7/8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Connectify 、 WiFi共享
当移动智能终端成为许多人时常把玩的设备时,它们如何接入互联网就成为优先考虑的事情。不方便直接架设无线路由器时,该如何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共享已有网络呢?

其实在Windows7/8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Connectify 、 WiFi共享精灵 等软件直接设置Wi-Fi共享,这样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便可以直接使用接入到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宽带网络,节省它们的流量,此方式也能用于几台笔记本之间共享网络。但对于有软件 洁癖 的用户来说,还可以用系统自带的netsh,达到需安装软件才能实现的效果。

1、首先需要运行大家熟悉的命里提示符(在Windows8下必须使用Win+X快捷键选择命里提示符管理员模式),输入:

netsh wlan show drivers

此命令为测试网卡是否支持承载网络,如支持会在屏幕中显示 支持的承载网络:是 。如果显示的是 否 ,那就不用进行下一步了,你的网卡不支持,换种方式吧!

图1

 

2、在桌面新建文本文件,将后缀改为.bat批处理文件,在编辑模式输入以下内容:

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allow ssid=name key=password

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

其中ssid为WLAN=后为热点名字 key=后是密码

保存后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即可;

3、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更改适配器设置,将现在所连接的网络(Windows7为本地连接、Windows8为以太网)的属性打开,点击 共享 选项卡 允许其他网络共享 ,并在下面选择虚拟无线网络网卡(Microsoft Virtual WiFi Minipor Adapter)。

当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就可以让智能终端使用该网络尽情 冲浪 了。

小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当重新启动计算机之后,就会失去上述设置的无线共享。如果需要每次均启用网络共享服务,只要将之前创建的.bat文件放到开始菜单的启动项目就即可。此外,由于在Windows8下无法将.bat文件始终设置为以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所以要开机启动的话需要加入到系统计划任务中(设置方式为:控制面板 系统和安全 管理工具 任务计划)

 如果觉得设置.bat文件太麻烦、Wi-Fi共享软件设置起来太麻烦,抑或老旧的电脑根本没有无线网卡,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安装使用无线路由器吗?

对于此种状况,厂商们早就帮用户想到了解决方案:随身Wi-Fi。

 

360随身WiFi 2代

360二维码

360二维码

360

360

 

百度 小度WiFi

小度二维码

小度二维码

小度WiFi

小度WiFi

 

小知识:随身WiFi的工作原理

看似神奇的随身Wi-Fi使用的技术其实很简单 无线网卡的AP功能。在Windows平台上,常见的无线网卡AP功能,基本都使用到了ICS。虽然在启用360随身WiFi的时候,没有看到启动ICS的提示,但当安装完成随身WiFi驱动,并插入随身WiFi成功启用无线Wi-Fi共享之后,会发现连接外网的网卡,网络连接已经被设置成为连接共享模式,这是ICS共享连接的一个特点。然后,打开Windows 服务 ,找到Internet Conection Sharing(ICS),发现这个服务已经被开启。此时关闭 ICS 服务,会发现随身WiFi已不能正常提供Wi-Fi服务。重新打开ICS服务之后,Wi-Fi功能才会正常。

ICS全称是Internet连接共享(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是Windows系统针对家庭网络或小型的Intranet网络提供的一种Internet连接共享服务。ICS从功能角度来看,可以看作NAT的一个子集,且ICS和NAT不能同时使用。

 

随身WiFi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无论是无线路由器还是无线AP,最终的目的只是提供无线Wi-Fi。而另一方面,最终用户却被繁琐的技术门槛阻拦,这时谁能提供最简单最便捷的无线产品,谁就是胜利者。无线网卡的AP功能,这是一个被厂商打入 冷宫 已久的技术,却又被360随身WiFi拾了起来,给所有的PC用户带来了简单便捷廉价的无线Wi-Fi。这给那些传统的无线厂商可以说是上了一堂课,无线厂商是不是该想一想,还有哪些遗忘的 宝贵财富 ,不要等到让 外行人 挖走才知道它的重要。

虽然随身WiFi已经做到足够的简单,但它还有改进的空间。如省略下载驱动的步骤,直接集成在硬件中,做到彻底的即插即用。或许有心的无线厂商,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优势,从这个产品方向上做进一步的简化,为用户提供更简单的无线Wi-Fi,也未为不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