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秀

《自然-地球科学》

全球冰损失级联解释融水脉冲1A海平面上升模式

美国布朗大学的Sophie Coulson团队报道,全球冰损失级联解释了融水脉冲1A(MWP-1A)海平面上升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在上一次冰川消退期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20至130米, 其中的10至20米是由单一灾难性事件造成的,称为MWP-1A。时间在大约14.6kyr之前,持续最长不超过500年。

该团队采用一种时空海平面指纹方法,解决了MWP-1A上的冰损失序列。该方法受海平面数据时间变化的限制,完全模拟了瞬态黏弹性变形,从而引起时空融化演变。冰盖融化顺序开始于劳伦潮,贡献了约3米,时间为14.6kyr至14.2kyr之前;其次是欧亚大陆和西南极洲贡献了约7米和5米,时间分别为14.35kyr和14.2kyr之前。这些数据表明劳伦潮的贡献最小,欧亚冰原复合体的退缩很大。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561-025-01648-w

《自然-化学》

用于阴离子或阳离子识别的两性硫键和卤键轮烷

英国牛津大学的Paul D. Beer团队提出了用于阴离子或阳离子识别的两性硫键和卤键轮烷。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化学》。

利用各向异性极化碲或碘原子固有的两性性质,研究人员证明了带电客体识别的概念,其中相同的中性宿主结构仅通过其氯或卤素供体原子结合阳离子或阴离子。通过广泛的1H核磁共振滴定实验和计算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个含硫键(ChB)和卤素键(XB)机械互锁[2]轮烷分子库,被证明可以作为lewis -酸性或lewis -碱性多齿宿主进行选择性卤化物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原子固有的两性特征进行阳离子或阴离子识别的策略,构成了超分子主客体化学以前未开发领域的开端。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557-025-01742-x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