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三力”驱动 推动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以闲置资源激活力、以发展产业育新力,不断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增长模式,大力提升“造血”功能,实现了强村富民。目前大崀镇8个行政村已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多个村还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其中2021年时松林村、沙田村、茶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分别为15.6万元、29.8万元、59万元,至2024年,三村已分别增长至44.6万元、64.7万元、81.7万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党建引领发展“聚合力”

高质量党建是大崀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车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早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大崀镇就选拔“双高双强”年轻党员进入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龄降至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5%,致富带头人和治村能手占比80%,并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另一方面,广州市黄埔区驻大崀镇工作队与镇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乡村公益性岗位,带动36名村民就业;强化产业帮扶,争取到黄埔区帮扶资金100万元入股阳山泉,年获股金分红约5万元;引入光伏项目、帮扶车间等项目,助力沙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

盘活闲置资源“激活力”

土地资源是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大崀镇通过土地整合与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核心支撑。如松林村流转土地2000亩(含600亩弃耕荒地),通过“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建成800亩西洋菜示范基地,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

另一方面,大崀镇积极推动闲置资产再利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沙田村盘活供销社地块改建厂房,年增收18万元;振民村盘活出租下雷小学闲置办公楼,年增收5万元;坑塘村通过外出乡亲投资山泉水项目,年销售额突破2100万元,提供30个就业岗位……

另外,大崀镇还积极鼓励农民以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规模经营,形成“租金+股金”双重收益结构。如松林西洋菜基地,村集体以资产入股企业,年获股金分红8万元。

发展富民产业“育新力”

依托生态资源与地域特色,大崀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文旅融合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增收。值得一提的是,“四金”(租金、薪金、股金、奖金)模式正在一些乡村发展了起来。如松林村引进阳山旱地西洋菜有限公司,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600元/亩租金,村集体额外增收100元/亩管理费。2024年西洋菜年产值2400万元,带动300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最高达1.1万元,村集体收入增至44万元。

近年来,“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逐步成为主流。松林村抓住机遇,积极引进“果然居·松林小院”民宿项目,通过“强村公司+企业”开发模式,创新工作机制,整体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运营。配套完善周边西洋菜产业、农耕文化体验等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乡村转变成美丽经济。

抓住黄埔区对口帮扶大崀镇的契机,大崀镇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项目建设。由沙田村联合广州市黄埔区建设1.5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140万千瓦时,每年分红20多万元,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