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 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贯通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汕头3月26日电 (记者龙跃梅 何亮)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伴随着直径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广东省汕

    科技日报汕头3月26日电 (记者龙跃梅 何亮)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伴随着直径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广东省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

    汕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汕汕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被视为目前在建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汕头湾海底隧道不仅要在8度高烈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还要承受近1兆帕超高水压和强腐蚀性海水的双重压力。”中国铁设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李为说,为确保隧道建设顺利推进,工程建设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双向掘进。

    在海域矿山段,工程建设需下穿汕头湾主航道风化凹槽,隧道坍塌涌水的施工风险极高;在盾构法施工段,盾构机遭遇极硬岩、软硬不均、孤石阵“三重极限”地质段落,工程掘进困难重重。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克服百米级超高水压开展海上注浆和洞内注浆来封堵裂隙,提高围岩完整性,给软弱地层‘补钙’,再用高精度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小步勤挪’减小对围岩的扰动,最终实现成功贯通。”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项目副总工程师都培龙介绍。

    通过科研攻关,项目团队研发出海底定向注浆、隔震减震装置、新型抗裂材料等一系列新技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让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抗压抗震抗腐蚀‘三料冠军’,还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中国铁设汕头湾海底隧道专业负责人霍飞说,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它的顺利贯通,为汕汕高铁全线如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