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80亿,一代鞋王被卖了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消息,本周鞋业巨头斯凯奇发布公告称,同意被巴西投资机构3G资本收购,交易价格约为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这是鞋业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人们对于斯凯奇并不陌生。成立于1992年,斯凯奇以舒适的厚底一脚蹬,出奇制胜地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站稳脚跟,并以“美国足力健”“打工班鞋”等标签风靡国内社交平台,一年狂卖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1亿元)。
背后买家也浮出水面。收购过汉堡王、亨氏、百威等消费品巨头的3G资本,再度出手。
斯凯奇被卖了
创始人家族落袋80亿
斯凯奇的故事,背后是一对父子。
现年85岁的创始人Robert Greenberg曾是一名理发师,20世纪60年代开设自己的美发沙龙,并经营起假发业务。
在创立斯凯奇之前,Robert尝试过许多发财门路。最成功的当数1983年创办高帮运动鞋L.A. Gear,迅速风靡全美,迈克尔·杰克逊为其代言。然而巅峰后就是坠落,1992年Robert被董事会扫地出门。
也是这一年,Robert和他的儿子Michael创立斯凯奇,Skechers在英文俚语中意为精力充沛、坐不住的人。
“创立第一天,我就知道它会成功。”Robert信心满满,他对斯凯奇的定位不是前卫潮流,而是主打实惠舒适的“一脚蹬”。
细看下来,其核心逻辑在于始终牢牢以更低成本提供舒适体验,致力于占领竞争对手Nike、Adidas等品牌普遍忽视的市场。产品类别从男女鞋到孩子、老人、工作等一应俱全,比任何其他鞋类公司都要多。
擅长营销的斯凯奇,在广告砸钱上并不手软。当红明星小甜甜布兰妮、金·卡戴珊、小罗伯特·唐尼等都曾为其代言。广告语从来都紧扣主题——舒适、厚底、全家都能穿。
1999年,斯凯奇成功在纽交所上市,如今市值约92亿美元。过去十年,斯凯奇的销售额增长了近两倍,去年达到90亿美元,列居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目前公司在全球有约5300家门店,约有一半收入来自海外,而中国是主力市场。
早在2007年,斯凯奇进入中国市场,深度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从新疆石河子到湖南浏阳的步行街都能看到斯凯奇的身影。
风水轮流转。凭借“丑出天际”“美国足力健”的风格,斯凯奇意外激起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购买欲,成为“打工班鞋”。2024年在中国狂揽近90亿元,力压特步、361度等国产品牌。
出人意料的是,家族企业色彩浓厚的斯凯奇选择了此刻“卖身”。
公告显示,巴西投资机构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价格收购斯凯奇股份,收购价约为94.2亿美元,成为鞋业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据悉,收购计划还为股东提供了第二种选择,每股57美元,以及新成立的斯凯奇母公司一部分股份。目前,斯凯奇董事会已一致批准这笔收购。预计交易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不过仍需监管部门批准。
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私有化退市,公司仍由创始人父子继续领导。值得注意的是,创始人家族共持有斯凯奇12%的股份,将从此次交易中获得至少11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
对此,斯凯奇方面称,“在推动最具标志性的全球消费品企业取得成功方面,3G资本有卓越的历史。我们相信,此次合作各方将运用专业能力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促进公司的长期增长。”
3G资本
一个并购豪门炼成记
来到交易另一方,为什么是3G资本?
手持鱼叉枪潜入海里,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弹药。只有保持冷静和韧性,才能识别那条特别的大鱼。瞄准时机扣动扳机,鱼叉从枪管中射出,从而给猎物造成致命一击。
这是3G资本三个创始人的共同爱好——叉鱼。有意思是,这更像他们践行的投资理念。与大多数私募股权机构不同,3G只进行少量投资,但每一笔都极为精彩。
不得不提到灵魂人物、巴西首富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被称为巴西巴菲特。1939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19岁被哈佛大学录取却一度想退学。为尽快毕业,他用三年时间拿到学位。
毕业后,他回到里约先做记者,后在瑞士信贷实习,很快辞职成为网球运动员,打进温网公开赛。然而当他发现很难跻身世界十佳球员时,决定放弃。
真正职业生涯的开始是1971年,雷曼与他人共同创立Garantia加兰蒂亚投资银行。从三间办公室开始,他复制高盛的合伙人管理体制并加以创新,一切靠业绩说话。
雷曼始终坚持亲自面试合伙人,看中的是“PSDs”,即贫穷(Poor)、聪明(Smart)、渴望财富(Deep Desire to Get Rich)。3G资本的创始人马塞尔、贝托,正是这样被发掘出来,此时“巴西三剑客”集合完毕。
成功几乎是必然的。先是拿下零售连锁店American Stores,成为巴西首起恶意收购案。又收购了当地啤酒制造商Brahma——百威英博的前身。1994年,加兰蒂亚取得历史最佳业绩,利润接近10亿美元,当时巴西所有大型交易都由其经手。
然而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加兰蒂亚一年内损失了数亿美元。这是20年来首次亏损,不可战胜的光环毁于一旦。第二年,雷曼和他的合伙人以6.75亿美元的价格将加兰蒂亚卖给了瑞士信贷。
2004年,雷曼联合马塞尔、贝托创立3G资本,交易才真正开始。3G来源于“三个Garotos”,为葡萄牙语的男孩,也有Garantia加兰蒂亚的影子之意。
第一项交易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威英博。此时的Brahma已通过并购成为美洲啤酒公司AmBev。2004年,该公司以1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比利时啤酒InterBrew,组成InBev英博。
四年后,英博宣布以520亿美元收购拥有150年历史的美国经典品牌百威啤酒,而百威创始人家族仅持有约4%的股份,几乎无力抵抗。经此一役,雷曼成为新的“啤酒之王”。
这只是个开始。3G资本仔细研究了数百家EBITDA倍数较低、市值低于50亿美元的企业,他们注意到汉堡王。
这个在全球拥有12000家餐厅的企业EBITDA仅为4亿美元左右。这笔交易很划算。2010年,3G资本只用了约10亿美元的股本金额,就将约33亿美元市值的汉堡王私有化。
此后,3G资本将加拿大国民咖啡Tim Hortons、美国炸鸡Popeyes、三明治品牌Firehouse Subs收入囊中,并组建餐饮品牌集团RBI。截至目前,RBI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2000家餐厅。
沃伦·巴菲特也被雷曼折服,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商人”。2015年,3G资本联合巴菲特,以230亿美元收购了亨氏,并将其与卡夫合并,组成全球第五大食品公司。
雷曼有句名言, “成本就像指甲,需要不时剪一剪。”3G资本拿手的是找到优秀企业,对其进行革新,短期内提高效率,中期实现业绩增长,长期通过并购扩大规模。
在这样的模式下,百威英博合并五年后股价上涨了约150%;汉堡王已实现了28倍回报,带来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收益;尽管亨氏卡夫的交易不太成功,但到2023年完全退出时,3G资本仍获得了正回报。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都必须发展。” 在雷曼看来,一旦精简了低效环节后,保持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收购。
或许下一个并购就在不远处。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原文:202505/549431.shtml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