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渐进式升级为华为、小米和 AI 优先的新兴企业提供了抢占风头的空间……
站长之家(ChinaZ.com) 5月12日 消息:马克·古尔曼在其为彭博社撰写的最 新稿件中,直接在开篇放言:苹果推出外观相似的新产品的一贯做法开始带来负面影响了。古尔曼指出,iPhone 的销量目前已跌破 2023 年的低峰值,而据分析师估计,Apple Watch 去年的收入下降了 14%。这些数据或许仍然远超竞争对手,但它们也证实,单靠目前的策略已无法保证增长。
这种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苹果自身造成的。自 2017 年发布抢眼的 iPhone X 之后,苹果便开始了“保守且谨慎”的迭代策略,没有了引人注目的重新设计,而 Vision Pro 的低调亮相更是强化了这种规避风险的态度。消费者使用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那些即将推出的标志性功能(设备内置Apple Intelligence、更大的电池、摄像头的小幅升级)往往推出较晚或只面向部分地区推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们的吸引力。
而来自外部的压力甚至还要更大。在中国,可折叠手机的增长速度几乎是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倍,这让华为、小米、荣耀等中国手机厂商拥有了苹果所缺乏的实质性卖点。这些公司正在向欧洲和东南亚出口时尚的第二代铰链和更明亮的内面板,为消费者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相较之下,iPhone 16 的外观和手感却与前几代产品如出一辙。再加上即将实施的美国关税,这可能会削减硬件利润率的数个百分点,这些公司的舒适区将进一步缩小。
人工智能也加剧了这一威胁。古尔曼称,随着用户转向 ChatGPT 和 Perplexity 等聊天机器人,苹果设备上的谷歌搜索查询量经历了 22 年来的首 次下降。这一转变危及支撑苹果服务业务的约 200 亿美元的搜索版税收入,同时也凸显了新界面能够以多快的速度颠覆现有企业。
长期担任苹果公司服务主管的埃迪·库伊在最近的谷歌反垄断证词中就抓住了这一利害关系,他警告说:“ 10 年后,你可能不再需要iPhone了。”(相关阅读:《苹果高管称:10 年后,可能 iPhone 将不复存在!》)
虽说这句话是法庭策略,但也是真正的焦虑。
如果苹果没有明确应对折叠屏手机热潮的方案,没有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 Siri 全面革新,且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类别设备(例如智能眼镜、家用机器人)距离正式亮相还有两三年时间…… 那么苹果就有可能失去自 2007 年以来一直引领该品牌的升级势头。
古尔曼的观点非常明确:除非创新引擎尽快摆脱停滞状态,否则苹果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行动更快的竞争对手抢占下一波硬件热潮。我们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且我们相信许多苹果品牌的消费者亦是如此。
相关阅读:
盟友反目?苹果高管“唱衰”搜索引擎,谷歌发文驳斥!
iPhone 17 air 配置参数图片一览,你还有补充的吗?
苹果将于 2027 年迎来“产品复兴”?AI、折叠屏、机器人等全面扩张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