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内亚的博苏,一只小黑猩猩在打鼓。
乐感可能出现在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身上,因为这两个物种的打鼓方式有相似之处。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Catherine Hobaiter和同事研究了非洲4个黑猩猩亚种中的两个——西非黑猩猩和东非黑猩猩的371个打鼓案例。它们会用手和脚进行快速击打,通常是在树木的板状根上,且主要发生在休息、行进或展示威胁时。5月9日,相关论文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虽然黑猩猩经常打鼓,但热带雨林确实难以开展研究,对于某些黑猩猩种群,收集数据就花费了几十年时间。”Hobaiter说。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的打鼓速度比大多数人快得多。“我们记录的最长打鼓间隔超过5秒,而最短的不到0.1秒。”Hobaiter说,“但黑猩猩也会重复这种鼓声,尤其是在它们行进的时候。”
团队成员、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Vesta Eleuteri说,尽管黑猩猩和人类打鼓的方式存在差异,但黑猩猩表现出一些“人类音乐节奏的核心构成要素”。
Eleuteri解释说:“它们有节奏地打鼓,而不是随意敲击。它们使用了一种在各种音乐文化中都能观察到的典型节奏,名为等时性,即敲击间隔是有规律的,就像时钟的嘀嗒声。我们还发现,生活在非洲大陆两侧的东非黑猩猩和西非黑猩猩的打鼓节奏不同。”
东非黑猩猩在打鼓时会交替出现短间隔和长间隔,而西非黑猩猩则会保持均匀间隔。这些黑猩猩打鼓速度更快、敲击次数更多,并且在它们发出独特的“喘嘘”声之前便开始打鼓。
西班牙赫罗纳大学的Miguel Llorente说,不同亚种表现出不同打鼓风格的观点很有吸引力。“它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不仅可以将这些模式视为个体癖好,还可以把它作为通过打鼓进行交流的群体的文化差异。”
Hobaiter表示:“我们已经知道节奏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这项研究并不是说黑猩猩的鼓声表现出现代人类音乐节奏的复杂性,而是首次证明它们拥有相同的节奏构成要素。可以认为,在我们进化成人类很久以前,节奏就已经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了。”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Gisela Kaplan说:“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节奏感是人类独有的,但现在有足够证据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10.1016/j.cub.2025.04.019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