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开始新一轮「谨慎扩张」

内容摘要摘要一季度营收创下三年多以来的最快增速。头图来源:腾讯5月14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693亿元同比增长18%;

摘要

一季度营收创下三年多以来的最快增速。

头图来源:腾讯

5月14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693亿元同比增长18%;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4.02亿。

毛利与利润增速双双跑赢营收,已是连续第十个季度,反映出腾讯在提质增效方面的长期定力和短期成效。

不仅如此,腾讯在AI基础设施和应用生态上的投入也显著提速: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激增91%至274.8亿元,研发投入达189.1亿元,同比增长21%。AI正成为撬动公司全业务系统进化的核心杠杆。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大篇幅谈及「Agent AI」,明确释放出公司在下一代AI形态上的战略意图:不仅要构建通用型智能助手,更要打造深度融合微信生态的「特有型Agent」,将社交关系、小程序体系与AI连接,形成腾讯独有的产品体验。

1 AI布局走向深水区,Agent战略初露端倪

腾讯的AI战略进入深水区,从模型训练和通用问答的底层能力构建,逐步向产品与生态的深度融合迈进。

尽管财报未披露AI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但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大篇幅谈及Agent AI(代理式人工智能),释放出明确信号:腾讯正在推进一套更具长期想象力的AI路径。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电话会上指出,目前AI Agent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型Agent,另一类则是深度绑定微信生态的「特有型Agent」。

元宝已入驻微信|图片来源:腾讯财报

通用型Agent已开始在「元宝」「ima」等AI原生产品中落地,并正从简单问答逐步演进为具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的助手——它们能够与其他程序或外部API打通,帮助用户完成实际操作。这一模式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的Agent形态基本类似。

「特有型Agent」则依托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小程序体系和内容生态。马化腾谈到,「在微信生态系统中,我们有机会创建一个非常独特的Agent AI。它可以连接微信生态系统以及数百万个小程序。这些小程序涵盖了各种信息以及跨多个应用领域的交易和操作能力。因此,与更通用的Agent AI相比,这将是非常独特的,属于腾讯的一种差异化产品。」

目前,AI应用的发展重心目前仍集中在聊天交互,但未来形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随着更多功能的上线,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简单对话框。

「当我们尝试帮助用户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时,单纯的聊天界面已经难以满足需求,用户需要更长时间的深度参与,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功能设计专属的使用场景和体验。」他强调。

目前,腾讯的元宝AI正处于扩展用户规模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关键期。过去已证明,元宝能够留住用户,带给他们足够优质的体验,促使用户反复回访。下一步,将通过增加更多实用功能,激活现有用户的使用频次,同时吸引新用户加入。

更重要的是,腾讯将依托独特的社交、内容、小程序生态,尝试打造与传统AI聊天机器人截然不同的综合体验。与此同时,腾讯持续强化「混元」双模型架构,不断提升底层AI能力,为未来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这意味着,腾讯未来的AI不仅是「聊天工具」,而是一个多场景、多功能的智能助手,能够在社交、创作、工作等多领域实现无缝连接和高效支持。

与此同时,在底层资源层面,腾讯在芯片和算力方面也展现出更强的战略主动性。刘炽平透露,公司已提前储备大量高性能芯片,优先用于广告、内容推荐等具备短期ROI的应用场景,同时训练大模型仍是第二优先级。

刘炽平提到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摆脱了美国科技公司所谓的「扩展定律」,不再依赖不断扩展训练集群。现在我们发现,即使使用较小的集群,也能取得非常好的训练效果。训练后的优化潜力巨大,不一定需要非常大的集群。这让我们有信心,现有的高端芯片库存足以支持我们未来几代模型的训练。」

在推理阶段,腾讯也在通过软件优化、自研小模型、使用合规国产芯片等方式降低成本、扩展能力,这意味着腾讯的AI战略正在从「能力准备」向「规模化部署」过渡。

整体来看,腾讯的AI战略正在从「能力准备期」过渡到「部署执行期」,从通用AI走向更贴近实际需求的生态型AI。

2「双轨并行」,AI 已开始在财务数据中「显形」

在C端市场,AI已全面渗透腾讯用户场景,呈现出「双轨并行」的态势。

原生AI产品元宝借助混元+DeepSeek双引擎驱动,用户规模显著增长;同时,腾讯的核心产品也纷纷借助AI技术升级,微信、QQ、腾讯文档、QQ浏览器、腾讯会议、理财通等产品已通过AI能力深度整合,智能化体验持续升级。

在微信生态内,AI应用正加速落地。搜索场景不再局限于关键词匹配,而是向「理解用户意图+生成深度内容」的复合型搜索体验演进;公众号与小程序引入 AI 助力,提高内容创作与服务开发效率;视频号算法不断优化,分发更精准、用户粘性更强,同时始终扎根在微信「熟人社交」土壤之上。

而在产业端,腾讯也正将 AI 能力系统化输出。腾讯将混元模型与自研算力、知识引擎打包为API和SDK向外输出,覆盖从零售、汽车到医疗等多个行业。典型案例如一汽丰田通过AI客服提升解决率至84%,大参林构建医药行业首个AI知识库,已经体现出大模型在企业端的实际应用价值。

从底层能力来看,腾讯 AI 也在持续进化。今年推出的深度思考模型T1和快思考基座模型Turbo S,在多项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腾讯混元在生成式AI领域持续创新,图片、视频及3D生成模型迭代升级,最新版本 3D 模型在几何表现与建模精度上提升超过 10 倍。

而AI技术也为腾讯自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在广告业务中,腾讯基于AI优化的投放系统,让广告主与用户之间的匹配更精准,多个垂类行业(如电商、本地生活、互联网服务)投放意愿明显上升,推动一季度网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6%至265亿元。

图片来源:腾讯财报

马化腾在财报中强调,「一季度,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我们正在加大对元宝与微信内 AI 功能的投入,相信高质量收入所形成的经营杠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3 游戏稳步推进,探索长期护城河

在大盘稳定、AI布局深化的同时,腾讯也没有放松对游戏这一长期业务线的打磨。

腾讯游戏业务在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劲势头,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支柱。

其中,本土市场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24%,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3%至166亿元,连续三季度创历史新高。得益于「长青战略」深化和国际化布局提速,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腾讯的「长青战略」在一季度再显威力。《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等旗舰产品不仅稳住基本盘,还创下流水新高。以《王者荣耀》为例,春节期间推出的新版本内容引发热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1月收入同比增长94%,创近42个月最高纪录。《和平精英》则通过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与队友功能,为玩家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对局陪伴,QuestMobile统计显示其3月用户时长同比增长16%。

图片来源:《三角洲行动》官网

新游《三角洲行动》成为一季度黑马,平均日活跃账户数位列本土市场第六,是近三年国内游戏中DAU最高的新作。

FPS品类的崛起是背后推手,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上指出,中国玩家对FPS游戏的偏好已从过去的10%-20%市场占比跃升至与全球接轨的40%-50%。新模式「提取射击」在《三角洲行动》和《和平精英》中大获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玩家,显著扩大了市场边界。

端游《无畏契约》同样火爆,一季度网吧热度排行射击品类第一,4月在线人数峰值突破200万,6月还将推出手游版《无畏契约:源能行动》,进一步拓宽用户群体。

国际市场方面,《PUBG MOBILE》《荒野乱斗》《部落冲突:皇室战争》表现抢眼,驱动收入增长提速。166亿元的国际收入已接近本土市场四成,显示出腾讯全球化布局的深远成效。储备新作如《异人之下》《沙丘:觉醒》蓄势待发,预示着国际市场的更大潜力。

生成式AI也在逐步介入游戏内容创作。腾讯正在尝试用AI提升内容型游戏的制作效率,探索中长期下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潜力。

刘炽平坦言,AI在竞技游戏的应用尚处早期,但潜力巨大,未来可能实现动态内容生成,让游戏体验随玩家选择而变。这种前瞻性尝试,正为腾讯的长青战略注入新的生命力。

4 新一轮「谨慎扩张」开始

一季度,腾讯资本开支达274.8亿元,同比增长91%,占营收15%;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36%至336亿元,此增长主要由于一笔40亿元的海外收购,以及为支持AI相关业务而增加的研发开支。

此外,腾讯在一季度加大了对元宝的推广,在部分营销投入增长被新游戏发布的广告开支减少所抵消的情况下,整体销售及市场开支增长4%至79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至4%。

回顾去年,腾讯全年资本开支达到了历史最高的767亿元。今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宣布将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研发方面将继续投资于自研模型,并加速各业务集团AI应用的开发,同时也将加大市场营销投入,推动「元宝」的用户认知与使用转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本开支上升的另一面,是AI人才战略的持续升级。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腾讯员工总数同比增长4627人,总人数达到109,414人,其中大部分增量来自技术岗位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发布的前一天,微软WizardLM项目创建者徐灿在 X 平台上发文表示已经和团队离开微软,加入了腾讯混元(Hunyuan)大模型团队,「我们将继续我们的使命,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构建更强大的AI模型。」

这一消息在科技圈引发了广泛关注——WizardLM项目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级大模型的研发,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徐灿及其团队在微软期间,参与了多个AI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储备,这次转投腾讯,或许将为混元大模型注入新的活力。

而在更广阔的人才布局上,腾讯也在同步提速。此前在4月17日,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将新增 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其中仅 2025年,就将迎来1万名校招实习生,其中约60%为技术岗位。

腾讯方面表示,随着大模型快速推进,腾讯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岗位更是「扩招」力度空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