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大市场是中国技术出海重要底气

内容摘要“我们正加快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在日本、阿联酋、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地布局海外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海外资源对接、海外分公司建设等本地化服务。”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完成首展首秀

“我们正加快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在日本、阿联酋、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地布局海外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海外资源对接、海外分公司建设等本地化服务。”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完成首展首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将加快建设千亿级数字创新示范区,为出海企业提供服务性支撑,实现抱团出海,打造中国出海品牌国际名片。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正逐步成为全球市场重要供给方。无论3A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AI大模型DeepSeek,都在海外市场大受追捧。

在传统产业遭遇逆全球化波折、“中国制造”面临出口变局时,“中国智造”的数字产品和应用为何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数字技术出海优势何在?中国企业如何更好服务全球市场?

技术出海实际上也是生态出海

曾几何时,中国产品一度单纯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出海。一旦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取得较出色成绩,就可能引发当地民粹主义兴起,当地政府或社会可能采取一些政策或举措,针对中国企业。

但如今,我们的科技产品、文化产品“走出去”,为全球尤其南方国家市场提供了美国技术和文化体系以外的另一种选择。全球市场对于这些产品和应用,往往抱持更开放心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发布《2025年全球民众数字科技认知报告》显示,86%的全球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先进性;在评价中国数字技术对本国影响方面,83.6%的南方国家受访者表示积极认可。

以上调查结果背后,是我们在实例中看到,#ChinaTravel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热词,外国人来华点赞移动支付应用,《黑神话:悟空》让西游等传统文化在全球大放光彩,越来越多东南亚民众在流媒体平台上观看中国影视剧集。

这些数字技术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数字生活方式普惠,在给其他国家带去便捷等福利的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甚至国家树立了更好形象。

这便是数字技术出海和传统产业出海的不同——数字技术更多融合了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元素。技术创新,解决产业效率问题;文化融合,则有化解市场进入壁垒的潜力。技术出海的背后,实际也有文化出海;而文化出海的背后,则是整体经济的出海。

数字科技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推动了相关技术更好服务和融入全球市场,也推动了中国文化更好影响全球民众。当通过更大视野观察,中国数字技术出海实际是将经济、社会、文化放在一起的生态出海。它带有中国技术特征、文化特色及中国式生产力表现形式。

数字技术归根到底要落地应用

近年来,AI技术快速发展,DeepSeek的出现更是让世界上绝大多数算力资源有限的国家倍感振奋。这无疑为中国企业出海进一步拓宽了渠道。

也许我们在原始创新上仍有相对不足,技术能力也并非绝对领先,但在市场应用上,中国有着明显优势。

比如,作为科技新星和独角兽的DeepSeek,发布初期因算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在用户体验上有所欠缺。随后,我们便看到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科技大厂纷纷接入DeepSeek,其使用体验也随之明显改善。

这样的合作,既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具体应用而实现快速普惠,为每位普通人带来简单易用的产品,推动技术平权;更是在市场中检验技术、在应用中优化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再创新。

更重要的是,中国数字科技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力,为数字技术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以“前端+后端”“产品+服务”“创新+业务”“中国+海外”,通过融合创新,集成发展为更好的生态系统。

中国有一大批科技巨头和先进技术产品,如能更多打破短期利益藩篱,为用户提供生态化解决方案和应用,对于弥补数字鸿沟、加速技术普及、真正惠及生产力提升意义重大。

这不仅对于中国企业间合作而言价值斐然,也对中外合作与融合具有示范意义。这样的经验需要能复制,无论是AI或其他领域,如若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都能效仿,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超级应用。

待到中国数字科技企业抱团出海时,这也将可能进一步改变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相信中国企业还有很大潜力,国家政策方面也会予以更多积极支持。

统一大市场让技术出海有底气

相比其他经济体,我国数字科技公司的优势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受访者认为最主要是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这同我们对自身发展的理解有着共识。

毋庸置疑,市场规模扮演重要角色。大规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仅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了理想试验场,也使得新技术更易实现大范围推广和迭代升级,加速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正因此,国内政策界高度关注市场规模,明确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

统一大市场也必然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底气。很多有趣、有益的技术,特别是新数字技术,首先要在统一大市场里接受14亿消费者的检验与认可。在此基础上出海,相关产品已具备了“规模效应”,被海外消费者接受则往往水到渠成。

这是市场规模给中国企业的底气。与此同时,虽然国内市场已经够大,我们也有信心和能力,以数字产品的技术和服务优势,进入更多样化的全球市场。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教育的重大优势之一是人口红利及其带来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供给。如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所说,中国不用担心AI赶不上别人,因为我们有全世界顶尖的工程师等理工类人才的培养系统。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我们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等教育体系也在经历深刻改革。以我所在的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作为财经类院校,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财经教育”。

未来,我们要培养更多不只是专门做工程设计的工程师,而是要培养出各个领域的工程师,如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等。

这一过程中,需要把教育优势进行良好转化,将工程教育优势和文化优势深度融合,进而有效转化为中国企业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撑。

将超大规模市场同技术创新结合,并形成新的生态,必将成为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比较优势,最终发展为社会经济、产业企业的重要禀赋,中国数字技术出海之路方能行稳致远。

撰稿 / 徐翔(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 何睿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