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伏案工作的白领到沉迷手机的“低头族”,从辛苦劳作的搬运工人到久坐不动的司机,脊柱问题正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人们的人身健康。
那么,脊柱相关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科学保护脊梁?世界脊柱健康日前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脊柱常见病有多种类型
“颈椎和腰椎是脊柱疾病的好发部位。”日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宋飞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颈椎病主要包括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类型。
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肿胀等,多由枕头高度不合适、睡姿不恰当、经常低头玩手机、工作姿势不正确、过度颈部运动等原因引起,属于积累性损伤,患病人群以年轻人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侧方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发颈部僵硬不适、肩臂放射性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手指麻木、握力减退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由脊髓受压造成的,表现为四肢麻木、活动不利,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类型,严重者可致瘫痪。交感型颈椎病多是由于颈椎不稳定刺激交感神经造成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包括头晕、心慌、恶心、视力模糊等。同理,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因素压迫颈椎侧方的椎动脉,会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伴有黑曚、头晕等类似脑梗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猝倒现象。
作为人体承重核心,腰椎犹如顶梁柱,支撑着上半身几十公斤的重量和屈伸运动,很容易受到损伤。
“最常见的腰椎相关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宋飞解释,椎间盘是骨头与骨头之间的“垫片”,正常的腰椎间盘兼具弹性和韧性,但若老化、长期负重或姿势不当,腰椎间盘就会像被擀面杖擀开的面团一样,从骨与骨接缝边缘溢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引发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会引发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
守护脊梁骨,运动要选对
“如果老是低头看手机,那么患上颈椎病就只是时间问题。同样,长期久坐对于腰椎的损伤是很大的。”近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医师王方永分享了一个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的实用小窍门:浏览手机、电脑时,无论坐着还是躺着,下巴与前胸之间都要保持能塞进一个拳头的距离。开车、办公时,尽量每个小时起来活动几分钟,最长不要连续坐着超过3小时。
“我经常锻炼,为什么颈椎腰椎还是出现了问题?”这是王方永经常被病人问及的一个问题。
“在运动方面,公众一直存在很大的误区。跑步、快走、跳绳、跳广场舞等会给身体带来强烈震动的运动方式,不仅不会使脊柱获益,反而容易损伤脊柱。”王方永解释,对于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整条脊柱来说,稳定是最重要的。人体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也一直坚守着这一原则。脊柱外部紧紧包裹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努力保障脊柱的稳定、牢固、不错位。因此可采用游泳、臀桥等锻炼方式来加强肌肉力量,守护脊梁骨“四平八稳”。
具体来说,游泳时,水的浮力能托举身体,受力均衡且可减轻脊柱负重,锻炼起来较为安全。所谓臀桥,是一种有益于腰椎的健身运动。人仰卧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双腿屈曲略宽于肩,脚跟踩地发力将臀部抬起至大腿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并随着呼吸节奏缓慢抬起和下落臀部。
“预防脊柱疾病是一场需要终身经营的‘健康投资’。”王方永呼吁,年轻人应告别长期久坐、跷二郎腿、长时间低头刷手机等不良习惯,坚持科学、正确的锻炼方式,为脊柱铸造坚固“铠甲”。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