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合成核素镤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叶满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研究员甘再国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装置,首次合成了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本报讯(记者叶满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研究员甘再国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装置,首次合成了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的前沿热点,对于探索原子核的存在极限、揭示新物理现象、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极端缺中子的锕系核区,新核素的产生概率极低,约亿亿次的轰击才能产生一个目标核素。而且,新核素的寿命通常极短,可至毫秒乃至微秒量级,这给实验合成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论文作者之一、近代物理所副研究员张明明说。

研究团队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提供的钙-40束流轰击镥-175靶,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在新一代充气反冲核谱仪上成功合成了新核素镤-210,并测量了该核素的α衰变能量和半衰期。结合已有实验数据,团队拓展了重核区质子滴线附近核素α衰变性质的系统性,并验证了理论模型对远离稳定线原子核性质的预言。

“尽管镤-210的合成截面仅约7皮巴,但得益于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提供的高品质束流,我们团队成功观测到23个事件。这验证了该装置在极低反应截面条件下合成与探测目标核的能力,为我国的新元素合成研究积累了经验。”论文作者之一、近代物理所研究员马龙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467-025-60047-2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