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催动着让全球受益的“中国方案”持续涌现?是什么让改变生活的创新创意在上海加速落地?6月11日至1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在黄浦江畔举行,围绕“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全方位凸显了“引领创新、促进转化、培育生态、服务经济”的独特价值,给出了“上交十年”的响亮回答。
用月壤制作的复合纤维稳踞此届上交会“C位”,展示着“未来科技”的“中国探索”。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嫦娥五号获取的真实月壤开展成分研究,自制模拟月壤,并成功制备出超细纤维。实验室成员汪庆卫告诉记者:“我们团队还自研了一台可用于深空环境的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未来或可在月球‘就地取材’,为月球基地提供材料支撑。”
由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普心泰)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产品,目前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作为“中国方案”惠及“一带一路”沿线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在国内外布局各类知识产权200多件。“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进核心可降解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拓展应用,努力带来更多惠及全球的先进医疗解决方案。”乐普心泰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专业团队”,中国创新创造的“新生力量”同样强盛。此届展会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举办了“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优质项目路演活动,收获良好反响;高校展区展出近39所高校的258个创新项目,气氛热烈、生机勃勃;展会专设“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展示活动”,寓教于乐加深青少年的创新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新”欣向荣的创新生态,在上交会绘就助力全球技术贸易持续活跃的“中国底色”。
身挂“淘展”专属身份牌,由上海市科委指导、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组织的技术经理人们频繁穿梭于展位之间。“淘展旨在‘实战’促进技术经理人对供需动态的敏锐捕捉。”淘展团队负责人沈俊娴向记者展示了她在笔记本上的标注,囊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领域的200多项展品。淘展团队采用“会前分析+会中对接+会后跟踪”的服务模式,以深入掌握企业需求的技术经理人为“纽带”,有效提高了技术对接效率,推动实际合作落地。
2025上海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下称上高赛)在上交会现场启幕,将进一步强化“连接”和“催化”的平台作用,助力更多专利从“纸面价值”跃向“市场价值”。三年以来,上高赛已推动参赛项目实现进场技术交易11.4亿元。作为主办方之一,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王晗表示:“上海技术交易所将在此届赛事期间联动银行、基金和产业资本强化对参赛项目的金融支持,为高校院所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学研对接服务,为企业开放技术交易挂牌绿色通道,并且会将这些举措转化为赛后的持久赋能。”
透过上交会看上海,这里正成为驱动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加速器”——“十四五”以来,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6%,连续创造历史新高,在2024年达到213.3亿美元。透过上海看中国,中国正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长线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让赋予世界的承诺加速“变现”。(本报记者 李杨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