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人”专业上线,“宠物本科”正当其时

内容摘要▲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介绍(《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图/网络截图汪星喵星人将迎来自己的“专业”福利!据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今年已经设立“宠物”本科专业。这一新兴专业聚焦猫、狗、马等伴侣动物,毕业生可能
▲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介绍(《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图/网络截图

汪星喵星人将迎来自己的“专业”福利!

据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今年已经设立“宠物”本科专业。这一新兴专业聚焦猫、狗、马等伴侣动物,毕业生可能会进入相关的宠物企业工作。毕业生将被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今年计划招生2个班共50人。

这一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设立“宠物”本科专业,离不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大背景。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正面临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等。高等教育专业的新一轮调整正在到来,“宠物”本科专业的设立,可以看作因应这一变革的具体举措。

“宠物”本科专业的市场需求毋庸置疑。2024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1.9%,显著高于美、日等成熟市场,并且呈现食品主导(占比52.8%)、医疗增速加快(13.9%)的格局。

目前,全国注册的宠物相关企业已超50万家,“宠物产业”已成为畜牧学科新的增长点,急需大量具有伴侣动物科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动物诊疗机构、政府和产业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等,对宠物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就此而言,“宠物”本科专业的出现不仅称不上“前卫”,反而略显“来迟”。当然,相关高校对伴侣动物人才的培养也不是眼下才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早在2020年12月就成立了国内首个伴侣动物科学系。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还不仅是解决就业率问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持续,城市化不单意味着人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还要拥有更丰富、更宜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文明社会也需要“软件”,而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软件”。深层次城市化进程中,伴侣动物产业快速发展,培养伴侣动物领域的人才既是现实需要,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今天,我国城市居民对宠物的需求可谓空前迫切。相关研究表明,宠物的出现能帮助人们克服紧张的情境,其效果甚至要好于人类朋友或伴侣。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当宠物主人悲伤时,他们更可能向自己的宠物寻求安慰,而不是找父母、同胞、孩子或(人类)朋友倾诉。

反过来说,宠物与心理疏导、信念建立等领域一样,提供的是AI不可替代的情绪价值,也是人类应对这些“社会病症”的解决方案之一。

这个时代实际上正在来临。多年前,宠物话题就成为国内很多论坛的焦点,宠物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是最有流量的门类之一。与此同时,宠物作为城市生活形态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从宠物伦理到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知识上的缺失与盲点,有些甚至存在较大争议。

宠物虽然早期出现在全球不同社会,但现代宠物伦理的核心理念发端于西方。随着宠物数量不断增长,这些理念有需要借鉴的部分,也有“水土不服”需要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地方。凡此种种,都是“宠物”专业未来可以做出贡献的领域。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宠物行业给予更多重视,这种重视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本科专业可以承载的。不过,新设立的“宠物”本科专业自然也需要拓展和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立起专业“护城河”,以避免成为单薄的“养殖技术专业”。

撰稿 / 宋金波(专栏作家)

编辑 / 柯锐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