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种植技术管理

内容摘要1、品种选择供应夏季淡季市场的品种应具备耐热性强、高温下结瓜性好、不易化瓜、连续结瓜性强等特点。此外,还需根据当地市场消费习惯选择适宜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若要提前上市,需选择早熟丰产、耐低温弱光、抗病抗逆性强、连续结瓜性好的早春品种。2、

1、品种选择

供应夏季淡季市场的品种应具备耐热性强、高温下结瓜性好、不易化瓜、连续结瓜性强等特点。此外,还需根据当地市场消费习惯选择适宜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若要提前上市,需选择早熟丰产、耐低温弱光、抗病抗逆性强、连续结瓜性好的早春品种。

2、适时育苗

早熟栽培建议使用设施大棚,以确保良好保温。赣南地区大棚栽培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育苗;露地栽培则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开始保温育苗,夏秋栽培在5月至6月育苗。育苗期间需防止徒长,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合理定植

早春定植需提前1周炼苗,以增强苗期抗寒能力。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单行畦定植。大棚(吊蔓)栽培每亩定植1500~1600株;大棚(平棚拉网)栽培每亩定植500~600株(前期保产量,后期根据生长情况去除部分植株,保持田间通透性)。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加强二膜和边膜管理,促进大棚升温,利于缓苗。定植后5~7天及时查苗补苗,并用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恶霉灵等灌根,确保幼苗健壮。

4、肥水管理

丝瓜生长期长,根系发达,结瓜量大,需肥量较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缓苗后可用少量速效性海藻酸钠、黄腐酸等水溶肥随滴灌追施,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提苗。前期施肥应促控结合,避免氮肥过多造成徒长。

早春温度低,雌花开放早,通常5~6节可见雌花开放,且节节有瓜。留瓜前应根据植株长势结合浇水适当追肥,控制植株生长,保持主蔓粗壮。结瓜旺盛期,肥水需求量大,每次采收后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平衡肥15~20kg(建议两次三元复合肥,配施一次高钾肥,有利于保证果实品质)。肥水不足易造成细腰瓜、畸形瓜。开花结果期要适时补充钙肥和硼肥,减少裂瓜和化瓜。

5、引蔓与整枝

当瓜蔓长至50~60cm时,应及时拉蔓、吊蔓。由于丝瓜分枝性强,需及时摘除主蔓上的侧枝,以免浪费养分,并进行理蔓。结果盛期要摘除老叶、部分雄花蕾和畸形果,以利于通风透光和养分集中,促进果实肥大。

吊蔓密植丝瓜:整枝时结合“摘心换头”,以主蔓结瓜为主,摘除全部侧蔓,10~12节以上开始留果,每次连续留4个果,并再留2~3节打顶。同时在顶部下2~3节处留1~2个侧枝,待侧枝长到2~3叶后选留一条健壮侧枝作为下轮结果枝,如此不断反复向前生长。当下部瓜采收完后,要及时落蔓,保持结瓜高度在1.5m左右,以利于农事操作和新的结果枝生长。

平棚拉网丝瓜:栽培前期可在第一次摘心收果后,留2个侧枝向外生长,然后再进行摘心换头。当后期棚架上枝叶过密影响通风和结瓜时,要加大疏枝力度,剪去弱小枝条,留强壮枝条结果,或者适当剪掉部分植株,以促进结瓜。

在丝瓜生长中后期,要及时疏除主蔓下部老叶、黄叶、病叶等,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把更多养分集中供给植株坐瓜和幼瓜发育。同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利于结出更多、更优质的丝瓜。

6、保花保果

丝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早春栽培前期雄花量少,且设施大棚内昆虫少,常出现授粉不良导致落花落果。需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成瓜率。一般在上午9:00~11:00取当日开放的雄花进行授粉,将雄花粉抹到雌花柱头上。也可用丝瓜坐果王(萘乙酸)溶液喷花。

7、病虫害防治

丝瓜病虫害相对较少,常见虫害有瓜实蝇、蚜虫、白粉虱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轮作、高畦覆膜、科学浇水、增施磷钾肥等)、物理防治(黄蓝板、诱捕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虫口指数。

8、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早春大棚丝瓜高产的关键。当丝瓜果肉紧实不变软(早上采收最佳),果面有光泽,茸毛减少时即可采收。一般春季雌花开放授粉后10~15天,夏秋雌花开放后7~10天采收,高温时7~8天即可采收。采收太迟,果肉易纤维化,种子变硬,影响品质。前期结瓜节位低,应尽早采收,促进瓜蔓生长,避免影响后续结瓜。

综上就是丝瓜的种植要点介绍,大家还要注意一点,丝瓜苦味通常由干旱缺水、营养不良造成。可通过多施腐熟有机肥或促果肥、勤浇水、多追肥来缓解。

关于丝瓜种植技术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